|
![]() |
近兩年,在蘋果與索尼等大廠的推動和應用下,OLED依托于無背光源、可柔性、更輕薄等優勢,在手機、大屏電視、VR、可穿戴設備等等領域中的市占率不斷增加。當人們都認為OLED與量子點將會統治未來3~5年的顯示領域時,一項名為Micro LED的顯示技術卻憑借著更加強大的優勢橫空出世,號稱要顛覆目前整個顯示行業,被人們稱為次世代顯示技術。
新型量產技術誕生
雖然Micro LED技術優勢明顯,但目前仍受技術及成本壓制。根據外媒BusinessKorea 24日的報道,韓國研究團隊在這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研發出一種Micro LED量產技術。
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轄下的韓國機械材料研究院(KIMM)7月24日宣布,該研究所在全球首次采用“卷軸轉移工藝(roll transfer process)”研發Micro LED面板制造技術。該研究所的納米應用力學團隊利用卷軸轉移工藝研發了“Micro LED面板”生產技術,發光效率提高三倍,功耗降低50%。利用這一研究成果,有望實現Micro led顯示屏制造,比制造傳統LED顯示器快10,000倍。
卷對卷轉移工藝是韓國機械和材料研究所的專利技術,將TFT元件拾起并放置在所需的基板上,再將LED元件拾起并放置在放有TFT元件的基板上,從而完成結合了兩大要素的有源矩陣型Micro LED面板。
隨著生產步驟的減少,生產速度大大提高。目前用于制造傳統led顯示屏的固晶機每秒可在基板上貼裝1到10個LED,但是通過滾動轉移技術,每秒可以轉移10,000余個LED。通過目前的方法生產全高清200萬像素的100英寸數字標牌需要30多天,但滾動轉移工藝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完成整個過程,并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