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有80%的LED大屏幕生產在中國大陸
編輯:Kily [ 2010-1-13 9:07:45 ] 文章來源:LED大屏網
LED屏幕現狀目前全球有80%的LED大屏幕生產在中國大陸,LED大屏幕驅動主流IC主要有聚積、點晶、東芝、TI等。另外還有些廠家的IC和用74HC595生產的LED屏幕企業,這部分恒流IC每年在大陸的銷售額大概在3億多元。16位恒流IC的由來:雙色屏主要是以顯示文字為主,單片機掃描比較方便,由于LED數量的增加,為了節省資源,引用74HC595移位掃描。為了更適合LED的應用在此基礎上整合了恒流電流設定功能,更符合需求及成本需要又封裝出16位器件,被目前全彩屏廣泛采用。根據IC數量結合不同的掃描方式,大概計算出LED這部分大屏幕產值在150億元左右。主要的代表IC有以下幾款:聚積MBI5026、點晶DM13C、東芝TB62726、德州儀器TLC5921。LED的控制系統通常由主控箱、掃描板和顯控裝置三大部分組成。主控箱從計算機的顯示卡中獲取一屏象素的各色亮度數據,然后重新分配給若干塊掃描板,每塊掃描板負責控制LED屏上的若干行(列),而每一行(列)上LED的顯控信號則用串行的方式傳送。目前有兩種串行傳送顯示控制信號的方式:一種是掃描板上集中控制各象素點灰度,掃描板將來自控制箱的各行象素的亮度值進行分解(即脈寬調制),然后將各行LED的開通信號以脈沖形式(點亮為1,不亮為0)按行用串行方式傳輸到相應的LED上,控制其是否點亮。這種方式使用器件較少,但串行傳輸的數據量較大,因為在一個重復點亮的周期內,每個象素在16級灰度下需要16個脈沖,在256級灰度下需要256個脈沖,由于器件工作頻率限制,一般只能使LED屏做到16級灰度。另一種方法是掃描板串行傳輸的內容不是每個LED的開關信號而是一個8位二進制的亮度值。每個LED都有一個自己的脈寬調制器來控制點亮時間。這樣,在一個重復點亮的周期內,每個象素點在16級灰度下只需要4個脈沖,256級灰度下只需8個脈沖,大大降低了串行傳輸頻率。用這種分散控制LED灰度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實現256級灰度控制。一般LED大屏幕低頻怎么會閃爍,是由于,LED本身不具有余輝效應的特性,所以采用傳統的恒流源脈沖調寬控制灰度的LED屏的刷新率必須大于120Hz才能實現無閃爍的圖像顯示。這樣就需要對灰度數據較低的輸八幀頻的圖像信號進行增頻刷新,其結果造成刷新數據出現了極大冗余度,井增加了LED驅動板的硬件開銷。
LED顯示屏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 1990年以前LED顯示屏的成長形成時期。一方面,受LED材料器件的限制,LED顯示屏的應用領域沒有廣泛展開,另一方面,顯示屏控制技術基本上是通訊控制方式,客觀上影響了顯示效果。這一時期的LED顯示屏在國外應用較廣,國內很少,產品以紅、綠雙基色為主,控制方式為通訊控制,灰度等級為單點4級調灰,產品的成本比較高。2. 1990-1995年,這一階段是LED顯示屏迅速發展的時期。進入九十年代,全球信息產業高速增長,信息技術各個領域不斷突破,LED顯示屏在LED材料和控制技術方面也不斷出現新的成果。藍色LED晶片研制成功,全彩色LED顯示屏進入市場;
電子計算機及微電子領域的技術發展,在顯示屏控制技術領域出現了視頻控制技術,顯示屏灰度等級實現16級灰度和64級灰度調灰,顯示屏的動態顯示效果大大提高。這一階段,LED顯示屏在我國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從初期的幾空企業、年產值幾千萬元發展到幾十家企業、年產值幾億元,產品應用領域涉及金融證券、體育、機場、鐵路、車站、公路交通、商業廣告、郵電電信等諸多領域,特別是1993年證券股票業的發展更引發了LED顯示屏市場的大幅增長。LED顯示屏在平板顯示領域的主流產品局面基本形成,LED顯示屏產業成為新興的高科技產業。3. 1995年以來,LED顯示屏的發展進入一個總體穩步提高產業格局調整完善的時期。1995年以來,LED顯示屏產業內部競爭加劇,形成了許多中小企業,產品價格大幅回落,應用領域更為廣闊,產品在質量、標準化等方面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問題,有關部門對LED顯示屏的發展予以重視并進行了適當的規范和引導,目前這方面的工作正在逐步深化。
LED顯示屏LED顯示屏|LED大屏幕565x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