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月北美半導體設備制造商訂單出貨比(B/B Ratio)逆勢站上1.09高點,顯現全球半導體景氣穩健向上,并連續9個月守住1的水準。設備商表示,第一季出貨的確相當火熱,但之后便趨于冷淡,隱隱透露出不尋常的訊號。
一向以先進制程領先對手自豪的臺積電,建廠雖然持續,但擴張速度相較對手,已有放緩趨勢,設備商對此深深有感。臺積電過去在資本支出領先對手長達3年,詎料今年落至第二,明年更可能退至第三。法人分析,臺積電在投資全盛時期一年可蓋2座廠,即使7奈米以下的先進制程仍未放松,如今新廠投資腳度放緩,變成一年一座,甚至兩年一座,難怪供應鏈神經緊繃。
日月光、矽品雙雄,以及力成、頎邦等大廠,向來是后段封測市場的指標,今年資本支出也是雷大雨小的局面,在整體半導體設備投資的占比,去年為8%,今年下滑至6.9%。分析其原因,智慧型手機采用OLED面板的比重增加,使得TFT面板及相關IC元件需求減少,市場出現劇烈的板塊位移,令深入了解產業脈動的業者深感憂心。
均華科技總經理許鴻銘表示,三星挾著OLED的絕對優勢,持續滲透市場,手機一旦更換為OLED,便在埋入式的設計下,引發面板相關的驅動IC、影像辨識及檢測的連動效應,影響十分深遠。雖不至于連根拔起,但手機以設計上的根本性改變(尤其是顯示面板),導致半導體業的大變盤,是過去很難想像的情況。
Micro LED或許是臺廠再一次翻轉市場的機會,工研院已帶頭研發,但以目前技術來看,至少2或3年后才能顯現初步成效。
韓國在半導體全力投入先進研發并多所領先,中國加速度追趕,在量產的成熟制程設備大量投資,今年可能躍居第三大半導體設備市場,產業鏈環環相扣,臺灣不能僅依靠晶圓代工的光環,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包括設備業的發展,必須更加完整健全,方能確保先進制程的發展與長久的競爭力。
國內臺積電等半導體大廠,也都開始注意到此競爭策略的重要性,這也將帶動國內半導體設備業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