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智慧城市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在新時期,要用新方法和新思維進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敝信d網信副總裁張濤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設分為三個階段,1.0是信息的孤島,2.0是以平臺為基礎進行數據的打通。目前智慧城市已經進入3 .0時代,將會提升城市信息惠民的普及,最終實現創新競爭力的提高和創新產業的帶動。
智慧城市“生長”的速度令人驚訝,2016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達到2746億元,預計至2020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7.43%,預計今年年內我國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數量將有望超過500個。根據技術發展趨勢,2020年前后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應用將趨于成熟。隨著5G時代的來臨,大容量、低時延的網絡傳輸將變為現實。人類將進入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智慧城市建設還將步入一個嶄新階段。

南方都市報:智慧城市3.0 ,“以人為本”勾勒未來城市圖景
相比傳統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側重于技術層面,即基礎網絡、感知設備、云計算設施、基礎信息資源等,新型智慧城市則更看重“技術”與“人”的互動,把“人”的實際需求作為頂層設計,把提高“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為核心。
城市管理的本質是為人服務。智慧城市的建設將回歸到“以人為本”這一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中,智慧服務、無物理邊界約束產業以及非同質化產業生態是智慧城市3.0所應具備的核心特征。為此,除了在2.0的基礎上擴大城市數據的匯聚和共享,智慧城市3.0將以創新服務的理念、架構、方式和業態,提供更豐富的應用,提升城市信息惠民的普及,促進人在城市中更好地生活和發展。目前,智慧城市3.0理念已在銀川、沈陽等地逐步推進實施。
經濟參考報:智慧城市年內有望超500個,千億市場待掘
預計今年年內我國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數量將有望超過500個,目前,已有290個城市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并有超過300個城市和三大運營商、螞蟻金服、騰訊等企業簽署了智慧城市建設協議。智慧城市建設有望在未來進一步提速。
業內普遍認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市場規模將在千億元級別,如果考慮到其他上下游產業鏈,如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整個市場規模將有望擴容至萬億元。另外,隨著智慧城市應用日益普及,相應的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多個產業也將因此受益。智慧城市的建設分為前期基礎設施建設、中期數據處理設施建設和后期的服務平臺建設,相關的建設涉及電信設備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數據采集分析企業、電信運營商和數據服務企業。將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會對整個IT產業鏈將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
中國經濟網:智慧城市牽上手 交通醫療領先走
交通和醫療,正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設的兩大突破口。目前全國有1100家公立醫院加入“未來醫院”,通過手機就能實現掛號、繳費、查報告等全流程移動就診服務,不僅節省時間,還大大提升就醫體驗,改善門診秩序,此外還出現了“先診療后付費”的信用診療、“電子社?+醫保移動支付”、等創新模式。另外“互聯網+交通”也發展迅速,除了網約車外,還有掃碼支付出租車、掃碼乘坐公交車、線上購買地鐵票、高速公路快速通行繳費等新模式。
阿拉伯媒體:華為成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生力軍
據阿拉伯媒體arabnews報道:到2023年全球“智慧型城市”的市場占有額將達到275億美元,而2014年總占有額為88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每年的增長率將會達到13.5%。
華為公司也正在積極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已為亞洲超過40家電信商開通4G網絡,其在建設“智慧城市”中作用不可小覷。
菲媒:受益于技術創新構建“智慧城市”十分迫切
菲律賓《馬尼拉公報》報道,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構建一個更為智能,聯系更加緊密并且擁有強大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智慧城市”顯得尤為迫切。
技術創新,尤其是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在近幾十年里為全球經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它受消費者和企業的推動,服務于更新穎更高效的產品和服務,并提供具有創造性和獨到性的解決方案,“智慧城市”也將成為其受益者。
智慧城市發展聯盟理事長李鐵:智慧城市建設資金應重點來源于市場
李鐵表示,當前越來越多的政府開始考慮和社會資本合作來破解智慧城市建設資金使用難題,因為企業會把任何一項科技的手段放大到極限獲取企業收益,創造最大需求。事實上,最近這些年一些新的互聯網公司籌集資金非?,如果政府能充分將智慧城市項目進行精準定位,開展市場化服務,提高運營效力,其實并不用擔心資金籌措。
李鐵強調,智慧城市建設所需資金未來路徑關鍵是取決于市場,取決于我們設計智慧城市的目標是否針對社會變化的需求,如果我們認準了這些目標我們智慧城市也會更迅速的獲得資金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