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正如羅振宇提出的國民總時間概念,每個人時間都是有限的,再怎么低頭族,每天耗在手機上的時間基本不會超過 4 小時。在有限的時間內,誰能創造更能搶占用戶眼球的傳播?我們梳理出了一些趨勢和規律。
大部分公眾號的打開率還將繼續下降
用戶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從我們有閱讀量統計開始,整個行業的打開率整體都呈現了下降的態勢。到 2017 年,大部分公眾號的打開率還將繼續下降,這一數據大約會在 2% 左右。
內容力優勢或許會在今年大爆發
隨著渠道的進一步分散,接下來將會是內容力發揮巨大優勢的一年。
有個性、有溫度的內容成為香餑餑,不僅受用戶追逐,甚至用戶愿意為之付費買單。
新媒體營銷越來越團隊化、專業化運營
新媒體早已告別過去的單打獨斗,開啟了團隊化作戰的模式。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大型企業成立新媒體營銷團隊,或者外包給專業的公司來做。
社群群組價值凸顯,自媒體粉絲社群群組營銷將更加為廣告主所青睞
首先,對于廣告主來說,社群用戶屬性更加精準。社群用戶是基于某種明確的需求和價值觀相聚在一起的,比起松散的公眾號粉絲更有價值。
同時,社群具有更強的社交屬性,運營者能夠與用戶之間進行更加高頻的互動,因此粘性也會更高,廣告主也能及時接受到用戶對于品牌廣告的反饋意見。社群為廣告主提供了除了公眾號之外的高效營銷途徑。
直播/短視頻將逐漸成為營銷內容的主流形式
相比過去單一的圖文形式,直播和視頻對于廣告的呈現更加直接、多樣、生動化,各種各樣的原生廣告,將內容與廣告天然結合,更易被用戶所接受。
流量紅利結束,2017 年是用戶深度運營的時代,企業新媒體的重點是深度服務已有客戶
不管是從社交媒體用戶數量,還是從微信公眾號數量來說,兩者都很難再有大幅增長的空間,基于用戶基數的紅利期已經過去。
對于企業而言,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把現有用戶轉化為客戶。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強調持續的優質內容輸出、加強與用戶之間的互動等,服務好現有客戶群,發揮他們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