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發展石墨烯產業方面,福建后發制人,通過與國內及全球頂級科研機構聯手,進行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圖占領全球石墨烯產業的制高點。
福建石墨烯產業結盟起航
目前的市場上,石墨烯主要被用作散熱及導電材料,可以讓燈具、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產品的性能大大提升。
30日,福建省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下稱“戰略聯盟”)在廈門大學翔安校區掛牌成立。此舉意義非凡,它直接對接石墨烯“誕生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以及石墨烯技術發明者、諾貝爾獎獲得者、廈門大學名譽教授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院士的產學研機構,成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典范。
10月11日,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提出,要以廈門大學為主,依托中科院物構所、福州大學等建設能源材料國家級科研平臺;以廈門大學石墨烯工程與產業研究院為依托,瞄準石墨烯研發制高點,組建開放式、高標準的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沿著這一思路,省內從事石墨烯技術研發的主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政機構聯合組建了戰略聯盟,由廈門大學出任首屆理事長單位,19家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作為理事單位。
“戰略聯盟將致力于優勢互補、整合協調石墨烯技術和產業資源,建立上下游、產學研信息、知識產權等資源共享機制,推動標準、評價、質量檢測體系的建立!睆B門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戰略聯盟理事長蔡偉偉如此定義聯盟的功能定位。
省政府為戰略聯盟聘請的首批石墨烯咨詢顧問團隊陣容也超級豪華。除了諾沃肖洛夫外,還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劉忠范、萬立駿、成會明、劉忠范等國內頂級專家。
石墨烯產業開始布局
我國在石墨烯領域的研究起步較發達國家晚,不過,近些年后發制人,文獻發表量和專利數量已居全球首位。2015年5月,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發布的全球首個石墨烯指數評價結果顯示,我國全球石墨烯產業綜合發展實力位列全球第3位。
對于福建來說,石墨烯產業的發展尚處于布局階段。根據省發改委的一份調查報告,福建省大規模單層石墨烯制備技術遠遠落后于常州、青島和重慶等地區,但石墨烯漿料、粉體的制備技術,以及特殊化學功能基團的石墨烯修飾技術處于先進水平,石墨烯的下游應用則處于培育階段。綜合比較,福建石墨烯產業在國內屬于第二梯隊,目前主要分布在福州、廈門、泉州等地;科研力量則主要集中在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已累計申報和擁有石墨烯電極等方面的發明專利77項。
其中,永安市石墨烯產業的發展頗為引人注目。據永安市市長陳文華介紹,自2011年起,永安就已將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列入發展戰略,出臺了《永安市石墨資源開發管理辦法》,引進了福建省翔豐華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與中航集團航材院、清華大學、國家非金屬礦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對接了高純石墨、等靜壓同性石墨、石墨烯導電膜、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等意向合作項目,著力打造石墨與石墨烯產業基地。
產業制高點逐步形成
在我省各級政府部門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國內石墨烯產業的全球創新技術制高點正在逐步形成。
成立于2012年的廈門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國內石墨烯產業中最早實現盈利的企業。烯成公司總經理劉長江告訴記者,該公司是國內首家從事石墨烯制備設備及石墨烯產品應用開發研究的企業,其核心技術團隊是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蔡偉偉等5位畢業于中科院物理所的博士,現有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5項。2014年12月,烯成獲浙江賽伯樂基金A輪1500萬元投資,2015年7月再獲上市公司德爾未來和廈門乾盈潤德基金B輪3000萬元融資,2016年4月,被德爾未來以3億元估值全資控股。
福建輝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則是國內最早從事石墨烯產業的公司之一,開展了10多個石墨烯應用產品研發項目,設計并大規模量產石墨烯觸控屏等產品,擁有多項石墨烯生長及轉移技術專利,專利申請已超過40項;廈門凱納石墨烯技術有限公司開展納米石墨烯微片的研發應用,2009年石墨烯微片1-10公斤級中試成功,2016年2月成功登陸“新三板”。
此外,廈門祥福興膠黏制品有限公司正致力于石墨烯在偏光片領域的應用;廈門信達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開展石墨烯導電油墨的研發,目標是新一代物聯網電路與電子標簽產品;晉江成昌鞋材有限公司、晉江石達塑膠精細有限公司則已經與華僑大學合作開展石墨烯在EVA橡膠鞋材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