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智慧社區是根植于傳統物業的基礎之上,再通過互聯網云平臺倒入新的商業資源,隨著我國數百個智慧城市試點項目的規劃和實施,推動了智慧社區的進一步發展。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思維不僅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智慧社區的建設需要互聯網的支持,它將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體驗。
智慧社區水平待提高
智慧社區的發展是一個持續過程,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經過了幾個階段,包括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如樓宇對講產品與技術從非可視樓宇對講開始逐步向可視化、網絡化、信息化、社區服務化方向發展,服務范圍從小區、家居擴展到周邊商圈。但是我國目前智慧社區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物聯網技術在社區應用還較少,智慧社區應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主要社區,同時產品與技術方案現在處在尚不成熟的狀況。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云計算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關注,已經不再局限于居室面積、周邊環境、交通等方面,而是把更多的興趣和注意力放在與外界溝通、通信服務、安全防范、物業管理等方面,智慧社區的水平提高越來越迫在眉睫。
智慧社區建設面臨的挑戰
我國智慧社區建設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智慧化應用將滲透到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但由于智慧社區本身代表了一種更為現代的生活方式,建設成本和消費水平對其影響較大。因此,智慧社區的發展還很不平衡。
當前智慧社區建設面臨的挑戰挑戰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需要做到以社區居民為服務核心,綜合運用移動寬帶、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將家庭中的智能家居系統、社區的物業管理系統和服務整合在一起,使物業、業主和各種智慧應用系統形成各種形式的信息交互,以達到更加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管理,給業主帶來更加舒適的科技生活體驗;
另一方面,由于參與方更多(房產開發商、物業/社區運營商、業務提供商、設備提供商、系統集成商、電信運營商等),“智慧社區”要能夠通過充分挖掘社區生活服務資源,引入各項全新業務及商業模式,為地產及物業等產業鏈各方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及商業模式。
此外,建設一個智慧社區最大的挑戰就是沒有一個可以借鑒的模式和標準,智慧社區的投資方分商業類:房地產公司、物業公司、投資公司、互聯網公司,以及政府類:民政局、社區管理局/街道辦/公安局、城管局/環保、電信/有線電視公司,這些投資方對智慧社區的理解和要求各不相同,導致智慧社區的解決方案可復制性不強。
在整個世界向智慧化發展的大趨勢下,智慧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其中社區的智慧化將最直接地提升人們生活的體驗與幸福感。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一卡通……的出現,伴隨著萬像勾勒出“智慧社區”的戰略藍圖,萬像開始將數字社區、智能社區引進到人們生活當中,讓高科技、智慧化的居住體驗和生活環境走進業主的視野之中,帶來全新的超前的居住理念。
如何運用新技術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舒適的社區生活體驗,從而全面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成為智慧社區建設的關鍵;同時,如何通過充分挖掘社區生活服務資源,引入各項全新業務及商業模式,也是智慧社區建設需要探索的重要方向。
結語:雖然目前智慧社區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國智慧社區建設和管理需要在實踐中提高。我們相信,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智慧社區建設在未來幾年將會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智慧社區的未來值得憧憬。“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將加快智慧社區的建設,智慧社區建設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