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6年雖然VR顯示技術、智能穿戴設備、車載顯示等新興市場頗為吸引眼球,但是顯示面板產品的主要消耗市場仍然被智能手機和液晶電視所掌握,尤其是智能手機在得到移動網絡技術支持后,早已不滿足僅霸占用戶的碎片化時間,而成為我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的主導平臺,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12.92億部,而2015年全球液晶電視銷量2.15億臺,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對消費者生活的影響,智能手機都已經成為消費電子產品中的頭名。
作為智能手機中的核心組件,顯示面板承載著人機交互界面的重要功用,而傳統的液晶面板在這塊巨大市場中的地位在2016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基于AMOLED技術的新型顯示面板憑借艷麗色彩、超薄結構、可彎曲等優勢,成為手機廠商們的新選擇,尤其在時下智能手機市場,崇尚通過技術升級打造標新立異的明星產品策略指導下,AMOLED面板幾乎成為一款款旗艦新機不二之選。但是這部分市場份額目前牢牢把握在韓國的三星顯示SDC手中,市場占有率超過90%,AMOLED產能全開仍然供不應求。
而在另一顯示主戰場平板電視,大尺寸化趨勢在2016年更加凸顯,在中國,55英寸已經成長為零售市場最受歡迎的規格,作為區格大尺寸、中小尺寸產品的分界,55英寸市占率的增長,預示著電視面板制造業已經來到規格升級的臨界點,對更高代線的需求已經非常迫切。在這方面,中國的顯示面板企業在2016年表現出強大的熱情與實力,除了在建的京東方合肥10.5代線之外,華星光電的11代線已經在2016年破土動工,而惠科電子也將在昆明投建一條11代線,鴻海夏普也表示將在廣州建設一條高代線面板產能,而這些工廠都是為了制造65英寸以上大尺寸電視面板而建立的。
面對智能手機、AMOLED顯示技術所帶來的一系列科技行業變革,全球面板廠商可謂各顯神通,積極為自己尋找應對出路,時下的格局觀察,在2017年,主要顯示產品輸出地區的應對策略大體為:韓國企業繼續加大對OLED技術和產能投入,引領顯示技術向OLED發展的趨勢;中國企業在傳統液晶顯示市場的優勢會逐漸顯現,并在OLED領域保持追趕姿態,以持續大規模投入來縮小在技術和量產能力上的差距;日本企業雖然逐漸失去在技術層面的領先姿態,但是在面板設備和基礎材料上的深厚積累,仍然有可能在2017年實現逆襲;中國臺灣地區企業由于在之前差異化競爭策略中獲利,將會繼續堅持在創新應用方向著力,打造與眾不同的產品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