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1日開幕的第18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工業4.0方案提供商同臺競技,共同勾勒未來智能工廠的藍圖。
記者在展會看到,德國企業級應用軟件公司SAP帶來了他們的首發產品——SAP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了打造整套工業4.0生態系統,該公司和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合作開發、優勢互補,實現了SAP系統和各種工業設備和裝置的無縫集成。
另一家工業4.0的踐行者和供應商德國博世公司,也首次在華展示從智能開發、智能物流采購、智能制造到智能服務的工業4.0全價值鏈解決方案。據介紹,博世的工業4.0智能生產線采用模塊化的設計,不僅能夠在不同生產任務間實現零切換,而且可根據生產要求靈活調整配置,同時還配備工業4.0升級套件,可將現有設備、模塊或無聯網功能的生產線與網絡環境進行互聯,可大幅度降低工業4.0投資門檻。
“無論是新線投資還是舊線改造,無論是智能制造還是工業互聯,博世都能為客戶量身定制適合的工業4.0解決方案!辈┦老嚓P負責人表示。
除了外企,本土企業也亮點紛呈。記者從上海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獲悉,其研發的智能網關“牛頓1.0”系統,成功實現了多協議、多通訊通道的無縫轉換,從而集成所有生產流程中的數據,傳輸到工業云平臺智能工廠平臺,“指揮”現實中的生產流程,最終實現智能制造。此外,其展示的多層穿梭立庫和制造柔性單元,讓現場觀眾看到了未來工廠的真正模樣。
據介紹,憑借在智能化工廠領域的優勢,明匠智能訂單一直處于井噴狀態。數據顯示,僅2016年7-8月內,該公司就拿下29家公司企業,31個中標訂單項目,訂單合同金額約1.35億元,涉及各行業龍頭領先企業,包括天水長控、泰富重工、合肥特鋼、沈陽李爾汽車、振華重工、上海寶鋼工業技術等。
記者還獲悉,目前明匠智能已在多個城市發起設立智能制造產業基金,以助力中國制造轉型升級。首個廣西IPP(工業資產合作伙伴)項目基本落地,其他省市項目加速實現,未來還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布局22個省及地區,按照每個地區5億規模保守來算,體量可達110億元。
工業4.0是未來十幾年制造業的大趨勢,也是本屆工博會的一大熱點。業內估計,按照人工替代測算中國工業4.0市場空間達4.45萬億元。分行業來看,未來五年3C、鋰電、機械、輕工制造、食品制造等智能化改造市場規模合計達8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