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言:LED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但并非所有企業都想投身其中。小編通過采訪多家照明企業負責人,就是否加入價格戰,以及如何應對這場猛烈的價格戰等議題,各企業紛紛闡述各自的應戰對策。我們從中發現,各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定位和戰略思路的不同,面對價格戰,給出的卻是不一樣的對策。
主戰派
木林森、佛山照明:
價格戰是必然!
日前,木林森在廣州啟動了“森之戰”出師會,與歐普照明、佛山照明等業界大佬再掀LED照明普及風暴。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林紀良表示,T8燈管價格之戰,是木林森推動自己和行業轉型的發端之點。它迫使人們必須思考這個新變化、新變局、新思路、新價值、新規則、新常態。
調和派
雷士照明:
與其非良性降價,不如抱團發展
由于國內市場缺乏相應標準,國內LED企業以犧牲產品質量的方式來搶占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屢見不鮮。面對行業困局,王冬雷建議企業更應抱團共發展。抱團是協同、協作,是拼創新、拼質量、創品牌,是走出去,請進來,是可持續發展。
王冬雷認為,中國照明將迎來大有可為的發展新時期,而LED照明無疑是下一個風口。中國LED照明企業應繼續提升技術水平、產品層次,突出產品特色,優化產品結構,加強上下游合作,才能在全球市場的巨大空間中馳騁,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尊重,重塑世界照明行業新秩序、新格局。
反戰派
堅守品質,提倡“高性價比”
價格戰屬非理性,不是企業的發展之道,堅守品質,提升產品高性價格才是關鍵。
昆山百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國銓:
LED照明產品需要優質原材料和復雜的工藝,如果價格過低,則意味著大家都需要犧牲產品品質偷工減料,那么產品質量將無法保證。所以我并不認為價格下降是未來的趨勢。LED照明產品在進步,LED照明產品的成本占燈具的成本不高。LED封裝成本降低不是燈具成本降低的誘因,因此我不認為LED成本的降低,會過多影響燈具的價格。將來LED照明行業市場的趨勢,還是以品質掛帥。以長期來講,把品質做好才是長遠之道。
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經理徐振鋒:
當前行業的T8燈管等產品價格戰是屬于非理性的。目前,行業的產品價格和品質參差不齊,一個產品的好壞,不完全跟價格掛鉤,即使是價格便宜的產品,質量也未必不好。同時,必須認識到,每一家企業的生存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傳統照明企業未必真正了解LED。只有符合客戶的要求,贏得客戶的接受,這才能算是好的LED產品。
晶科電子(廣州)有限公司總裁特助宋東:
當前LED行業競爭激烈,價格戰愈演愈烈。晶科堅持品牌路線,依托核心技術追求高品質,不會走低價傾銷路線,價格戰不是企業的發展之道,產品利潤低,最終會導致企業沒錢做創新研發,企業也就沒有發展前景可言。如今消費者跟以前相比更理性了,他們追求的是性價比。
億光LED照明市場總監劉忱:
以目前看,中游的競爭基本已經趨向結束,但是下游還是比較激烈。對價格戰的挑起,這不是企業要不要跟風參與價格戰,或把價格做得更低的問題。億光LED照明更關注的是成本下降后,擠掉的那一部分利潤。從產品的經銷結構上看,價格戰傷害的是中間的物流、經銷、分銷等群體,其實價格戰最終不會傳到終端用戶的身上。
跟進派
LED企業:積極應對與調整
價格戰是一種趨勢,企業會跟進行業價格戰的發展,作出相應的價格調整,同時也要強調產品的品質。
西頓照明常務副總經理陳實:
雖說價格戰可能帶動整個行業的升級,帶動整個行業競爭的加劇,但對大部分企業來說,如今一些大品牌在打價格戰,他們會把這個材料的價格壓低,那么其他企業也是行業的受益者。西頓會緊緊地跟進和調整這種相類似的產品,就是隨著行業整體的下滑,而調整我們的價格。
廣東爾漫照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承昱:
價格戰是好事,一個行業如果依然存在暴利,或者一個產品沒有利潤,都是不健康的。一個行業參與者獲得了應有的價值的回報,可以賺取核心短期的利潤,F在LED照明行業的成本和利潤是不匹配的,價格戰可以更有效更快促使行業的資源整合特別是強強聯合,降低供應成本,將行業產業多余的毛利潤壓榨出來,可以淘汰一批不健康、存有僥幸心理的企業,行業需要一個凈化的過程。
深圳市華創力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海輝:
針對當前市場進行價格混戰的亂象,要想搶占市場,必須致力于加強產品創新,研發性價比高的產品。但在現在的節點上,LED照明產品還是以價格主導,企業必須調整產品價格,走專業化路線,把一個產品做精做透,這樣才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