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由于前期投資過度,LED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遲遲無法得到解決。進入2013年后,隨著招標期的到來,中下游公司業績率先扭虧,上游公司則仍處于過剩產能消化的困境。LED產業出現了‘下游吃肉上游喝湯’的局面。
“一邊是火焰,一邊是海水”。由于投資過量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LED上游芯片制造類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持續疲軟,包括業內巨頭三安光電在內的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普遍下降;而LED中下游的封裝類上市公司及應用類上市公司嶄露頭角,勤上光電、洲明科技等LED上市企業一季度凈利潤均扭虧為盈。
“LED行業一般在一季度招標,二季度生產,這是LED板塊部分公司一季度扭虧的主要原因。細分來看,LED上市公司上游芯片制造業易受產能過剩及外部競爭沖擊,而中下游的封裝業務則相對穩定,將首先迎來業績扭轉!泵褡遄C券傅越鵬對新金融記者表示。
芯片類公司低迷
目前,LED板塊中約有20家公司,上游芯片制造業包括乾照光電、華燦光電、士蘭微、國星光電等;中下游封裝及應用領域包括長方照明、勤上光電、瑞豐光電、洲明科技、聚飛光電等;全產業鏈公司則有三安光電和德豪潤達兩家。
從華燦光電、士蘭微等芯片制造類上市公司去年及今年一季度財報來看,這些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大幅下降。
華燦光電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相比2011年同期的4.7億元下滑30.3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733.86萬元,相比2011年同期的1.24億元減少29.93%。
華燦光電表示,經過前幾年的芯片投資高峰,芯片產能目前已到達相對高點,雖然LED芯片市場規模亦有所擴增,但快速增加的產能導致競爭者采取了激進的價格競爭策略,使得產品單價大幅度下降,從而導致行業整體毛利水平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華燦光電兩大主營產品LED藍光芯片和LED綠光芯片去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相比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22.14%和37.95%。
今年一季度,華燦光電的業績依然不理想,實現營業收入4351.58萬元,同比下滑58.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0.82萬元,同比下滑37.11%。
作為國內領先的LED芯片生產企業,華燦光電的低迷很典型。實際上,盡管LED上游芯片的市場需求一直在擴大,但由于數年來政策的盲目扶持,使得芯片生產設備MOCVD利用率不斷下降,LED上游芯片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短期內仍得不到緩解。
回顧過去,2009年揚州市政府率先出臺MOCVD現金補貼政策,對一次性購置LED外延片生產用全新MOCVD設備5臺以上的新增或擴建投資專案給予資金補貼,隨后江門、蕪湖、杭州、武漢等地方政府相繼出臺類似政策。據LED專業調研機構LEDinside統計,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MOCVD設備數量已經超過900臺,但2012年中國MOCVD產能利用率不到50%。據統計,2009-2012年國內共計成立新的LED外延芯片專案共計65個,但是由于惡劣的市場環境,目前超過3成項目已經退出或者擱置。
“除去芯片生產設備過量的因素外,目前國內芯片制造業對應的市場還比較低端,這也是導致產能過剩的另一原因,如果通過研發使技術指標得到提高,能夠在高端市場‘分一杯羹’,將會大大緩解產能過剩的問題!备翟靳i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