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該案被稱為我國LED顯示屏侵權第一案。日前,興煌科技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詳細介紹該案的經過,為其他LED企業提供鏡鑒。
原銷售總監竊取專利技術
興煌科技位于長安鎮,主要從事戶外LED顯示屏的研發和生產。公司網站表述稱,自2007年以來,興煌科技一直致力于生產、研發高端戶外廣告設備,是集生產、科研、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2010年5月,興煌科技申請了“可安裝LED顯示單元的廣告牌三棱柱”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并于2011年4月獲得專利授權。
2011年8月起,興煌科技開始委托佛山恒邦公司加工上述專利產品,并向其提供了全部技術資料。不過,令興煌科技感到困惑的是,他們的技術人員在市場上發現有人廣泛宣傳、銷售一種名為“LED翻轉屏”的廣告設備,而該產品所用核心部件的技術完全屬于興煌科技上述專利的范圍。
經過調查,興煌科技發現,該三棱型材產品系由福建國能光電委托佛山市恒邦公司制造的“LED翻轉屏廣告設備所用鋁合金三棱柱型材”!昂惆罟驹诮邮芘d煌公司委托的同時,又將該產品生產銷售給國能光電!迸d煌科技稱。
值得注意的是,國能光電的投資人之一吳某曾為興煌科技的員工,歷任業務員、業務經理、銷售總監等職務。興煌科技企劃部負責人涂先生對記者介紹,2010年,國能光電初期成立時,吳某一方面擔任其股東,另一方面還以興煌科技員工的身份在興煌公司工作!笆聦嵶C明,吳某以洽談業務的名義,多次讓國能光電的其他合伙人到我們公司了解產品生產及銷售情況!蓖肯壬f。
精心搜集證據打贏官司
興煌科技認為,國能光電、恒邦公司的侵權行為早有預謀,具有侵權的主觀惡意性。從2011年開始,興煌科技就開始了取證,搜集市場上銷售的侵權產品,拿到了國能光電與恒邦公司簽訂的委托加工生產協議書以及兩公司負責人的談話錄音等相關證據。
今年8月,興煌科技一紙訴狀將國能光電和恒邦公司告上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8月29日,佛山市中院開庭審理了該案。在法庭上,興煌科技出具了相關證據,并訴稱,“國能公司、恒邦公司對興煌公司的專利非常了解,未經興煌公司許可,長時間、大規模地擅自制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等侵犯興煌公司的發明專利產品的行為,惡意非常明顯,給興煌公司造成了損失巨大!
對于興煌科技認定兩者侵權的指證,兩家企業負責人也分別作了辯駁。11月20日,佛山市中院作出判決,興煌科技勝訴。
12月5日,記者拿到了該案的一審判決書,佛山市中院判決,國能光電和恒邦公司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銷售興煌科技發明專利的侵權產品,并銷毀庫存侵權產品。另外,國能光電需要賠償興煌科技經濟損失13萬元。
抄襲付出的代價過低
近幾年來,作為新興產業,LED行業經歷了狂飆突進式的發展。但是,如今這個行業也面臨著諸多困境,其中就包括亟待凈化的知識產權生態環境。業內人士認為,LED已然成為專利侵權的頻發行業。
面對侵權,許多LED企業往往會選擇忍氣吞聲,因為如果要訴諸法律程序,往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成本,而且時間較長,最后,法律的執行力也是一個問題。
另外,LED行業侵權、抄襲付出的代價也過低,這導致在技術創新上有較大投入、做得比較成功的企業并沒有得到實惠和好處。而侵權公司卻以 “山寨”產品,通過價格戰的方式占領市場,這樣的生態環境很難培育技術創新的土壤,難以培養企業的創新意識。